臨洮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實施方案
為加快全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推動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構建新型高效的農村市場流通體系,有效激發和激活廣大農村消費市場,打通和完善農產品上行通道,助力脫貧攻堅,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關于開展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18〕102號)和《關于印發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甘商務電商發〔2018〕315號)有關要求,現結合我縣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為抓手,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重點扶持、典型帶動”的基本原則,不斷培育和壯大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依托我縣特色優勢產業和重點行業,以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網上交易為切入點,完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支撐服務體系,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培育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配套產業,普及電子商務應用,創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體制機制,重點推動農村日用消費品、農業生產資料、農特農副產品流通交易,持續擴大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應用范圍和應用規模,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為抓手,圍繞“一個中心,五大體系”的建設思路,建成1個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提升改造9個鄉級電子商務服務站、50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新建9個鄉級電子商務服務站、120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行政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村電子商務服務點覆蓋率達到50%以上;建立健全電子商務人才培訓體系,培訓各類農村電商人才6800人次以上;搭建功能齊全的倉儲物流配送體系;建立農村品牌營銷服務體系和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30%以上,農村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20%以上,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30%以上。
三、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
(一)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
1.項目概述為有效推進我縣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進一步優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提高整體電子商務創業氛圍,為電商服務帶來集群效應,帶動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建成集電商咨詢、電商培訓、電商服務、商品交易、在線支付、金融服務、創業孵化、文化旅游、O2O特色產品體驗館于一體的多功能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及縣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園(以下簡稱中心),主要以促進與培育我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發展為宗旨,負責電子商務的政策咨詢、氛圍營造、專業培訓、信息收集發布、網點建設、農產品銷售、包裝設計、運營策劃、推廣營銷、大數據展示、商務資訊、政策解讀、自動審核、日報統計、月報生成和項目驗收等業務。引導中小企業、傳統企業以及小微創業團隊入駐,大力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同時,打造一支具有電商服務運營功能的運營孵化團隊,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線上銷售額的特色網店。
2.建設內容
(1)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依托縣農村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建立網商孵化、營銷策劃、培訓實訓、咨詢服務、物流服務、產品展示等功能區域。改造辦公、會議、培訓場所,購置辦公設備,制作展示牌、門牌、標志等。中心建成后,可提供一次培訓120人左右的場地和50人以上的就業崗位。
(2)發揮電子商務協會職能。由縣電商協會與鄉鎮電商服務站進行資源對接,每周進行電商信息迭代,組織鄉鎮、農村電商從業者定期舉辦小型(10—20人)沙龍、論壇,并針對農村電商普及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交流研討和具體指導解決。
(3)創新農村綜合服務。為廣大村民提供網購、農產品線上銷售、農資電商O2O、在線支付等服務。
(4)激活農村電子商務生態圈。大力發展當地農村買家、賣家;讓人才指導與培訓走進鄉村;引進專業團隊培育鄉、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群體;拓展倉儲、物流、代運營服務群體,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創業。
(5)創造挖掘新型的農村社會和經濟價值。解決“買難”和緩解“賣難”問題,縮小城鄉差距,創造就業機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6)培育打造具有電商服務運營功能的運營孵化團隊。通過開通微信公眾平臺等方式廣泛宣傳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效果,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線上銷售額的特色網店。
3.項目投資該項目計劃投資290萬元。
4.建設周期2018年11月底完成項目規劃,12月初項目開始招標,2019年3月動工實施,2019年8月底完成。
(二)鄉、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
1.項目概述建設鄉鎮、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開展農村電子商務普及培訓,培養群眾網上購物、商品銷售、購買服務等習慣,為村民提供水、電、寬帶、話費等網上繳費和代收代發快遞、車票代購、酒店預訂、本地資訊等生活服務。帶動貧困戶直接或間接開展網絡銷售,通過電商提高貧困戶收入。與金融機構合作,提供小額取現、生產貸款等服務。組織當地青年參加網上創業就業學習、交流,營造氛圍,培訓人才。提升改造9個鄉級電子商務服務站、50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新建9個鄉級電子商務服務站、120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村點覆蓋率達到50%以上。
2.建設內容
(1)提升改造鄉(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9個,新建9個。設有運營服務、展覽展示、培訓等場地;配備人員和設備,負責數據上報,提供產品整合、銷售信息、技術指導、代運營等服務。
(2)提升改造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50個,新建120個。設有辦公運營、攬派件存放等場地;開辦網店,經常做電子商務宣傳活動,同時能夠結合本土文化、資源特色,豐富電商發展內容,具備“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功能。
(3)鄉鎮、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要求。按照統一風格進行裝修裝飾,門頭、牌匾特征醒目,有“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和“臨洮縣XX(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臨洮縣XX村電子商務服務點”等字樣。
生活服務:充值繳費、打字復印、傳真、證件照;
物流服務:快遞攬件、快遞派件、快遞資源整合;
代賣服務:特色產品實體展示、微商產品展示、特色農產品展示、加盟代理等;
金融服務:信合終端機、農行終端機、存取款等;
便民服務:為村民提供水、電、寬帶、話費等網上繳費,代收代發快遞、車票代購、酒店預定、本地信息資訊等;
其他服務:農產品信息發布、招聘、店鋪、櫥窗租賃等服務。
3.項目投資該項目計劃投資450萬元。
4.建設周期2018年11月底完成項目規劃,12月初項目開始招標,2019年8月底前建成100個服務站點;2019年11月底前全部建成達標試運營,2019年12月底前實現正式運營。
(三)農村電子商務培訓體系
1.項目概述 為提高政府、物流企業、涉農企業、合作社和大學生、農民等各行業及創業人員應用信息技術、電子商務的能力,采取集中與分散、線下與線上培訓結合等多種方式,分級、分類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提供電商創業增值培訓,針對已培訓人員跟蹤服務,提供輔導、孵化等定向服務,并定期統計從業及創業人員運營情況。引導具有實踐經驗的電商從業者回鄉創業,提高農村居民對互聯網的應用能力,實現電商人才本土化。通過培訓帶動農村青年、返鄉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農村婦女、殘疾人網絡創業就業。累計培訓人數達到全縣總人數的25%以上,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戶培訓率達到20%以上,總計培訓人員6800人。
2.建設內容
(1)培訓對象。對全縣機關、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和農民、個體戶等提供基礎普及性的公開、免費培訓,重點培訓鄉鎮工作人員及村干部、大學生村官、有電商創業意愿的“兩后生”、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農村青年、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鄉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信息員等有志于立足農村、通過電子商務發展創業的人員。同時針對電商創業需求提供市場化或者公益性的增值培訓。
(2)培訓要求。每期參加培訓的人員需進行簽到與登記(身份證、住址、聯系電話等信息);培訓備案資料應有培訓總體方案、授課通知和授課組織單位情況、每次培訓授課人的基本情況和簡要培訓大綱。每次培訓授課要進行現場錄像、拍照,并對經過審核的培訓方案及培訓組織過程監管的證明材料進行存檔。授課人員必須具有相關資格認證。
(3)培訓計劃
高級管理層培訓計劃(300人):以“現場授課+游學”的方式,對項目所涉及的縣、鄉(鎮)、村級行政部門管理層人員進行電子商務思維、縣域農產品與農資電商模式分析、電子商務與農業信息化有機結合等內容的培訓,并組織赴外地學習成功的農村電商模式。
信息員培訓計劃(300人):對大學生村官、鄉鎮政府工作人員進行互聯網應用、農業信息化支撐服務、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農資銷售實操指導、物流ERP應用、多平臺銷售等內容的培訓。
涉農企業培訓計劃(1000人):對供應鏈企業、物流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進行品牌培育、物聯網溯源應用等方面的培訓。
特殊人群培訓計劃(500人):對特殊人群(婦女、殘疾人、退伍軍人等)進行小成本創業指導培訓。
企業高管培訓計劃(300人):對區域企業高管、運營人員進行電商企業轉型必要性解讀+企業B2B、B2C轉型指導。
農村青年創業培訓(1000人):對全縣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創業意愿的電商青年進行創業指導培訓。
普及性培訓計劃(3400人):培養大學生電子商務平臺基礎技能及實際操作能力,包括美工、營銷、客戶服務等基礎技能。分析電商創業案例、普及國家電商扶持政策,引導大學生到農村進行電商創業。培訓村級服務點工作人員及農民青年,采取會議授課及信息員現場指導的方式,在農村推廣普及互聯網,提升農民應用互聯網技術的能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創業人才,支持開展電商創業。
3.項目投資該項目計劃投資210萬元。培訓費包含電商培訓工作中所產生的場地費、講師課時費、講師交通食宿費、學員交通食宿費、培訓所需設備費、管理費及人工成本費等相關費用。
4.建設周期2018年11月底完成項目規劃,12月初項目開始招標;2019年12月底前完成電商培訓5600人次,累計培訓人數達到6800人次以上。
(四)倉儲物流配送體系
1.項目概述建設商品倉儲集散中心,開發物流管理配送信息平臺,完善電子商務倉儲物流集散運輸功能。整合現有物流資源,實現縣、鄉鎮、村三級統一配送體系,從縣級物流倉儲中心到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3天內完成配送,降低物流成本,上行物流快遞價格低于或與同等區域主流電商平臺的價格持平。制定縣物流配送中心及縣、鄉、村三級物流相關制度,建立考核體系。物流快遞企業的鄉鎮覆蓋率超過80%,且功能覆蓋到所有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
2.建設內容
(1)建設商品倉儲集散中心。在縣城設立1個網貨分撥中心,具備品控分揀、打包包裝、倉儲、分揀、配送等相關功能,承擔集采統儲、互采分銷、統配統送及協調售后服務等相關工作。依托現有物流園改擴建農產品冷鏈倉儲中心1個。
(2)建設暢通的農村商品物流渠道。依托社會第三方物流快遞企業,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開發,在全縣建立方便用戶的新型農村商貿物流配送系統,構建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快速物流通道,覆蓋全縣18個鄉鎮,且功能覆蓋到所有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
(3)物流設備購置。為分撥中心采購物流信息調度系統,購置配送車輛、叉車、包裝機、電腦、掃碼槍、條碼打印機、監控設備、傳送機、托盤等配套設備。為改造和新建的鄉級、村級服務站配備計量器、掃碼槍、快遞貨架等物流設備。
3.項目投資該項目計劃投資450萬元。
4.建設周期2018年11月底完成項目規劃,12月初項目開始招標,2019年3月動工實施,2019年12月底前全部建成并達標試運營。
(五)農村品牌營銷服務體系
1.項目概述主要為縣內從事農村電子商務的企業和個人提供品牌培育、生產認證、標準化打造、公共服務。臨洮縣網貨產品供應鏈建設(Vi設計、標準化制定),網貨產品開發。線下通過媒體宣傳,舉辦各類電商啟動大會、農產品電子商務展銷會、品牌營銷推介會等,引進高端技術人才和服務企業,提高臨洮電商影響力,進行電商政策宣傳、農村電商推廣普及、電商示范縣創建宣傳等。線上運用多種電子商務營銷手段,如微信營銷、微博營銷、農產品銷售平臺類網站等,提高農產品的產業化、組織化程度,讓更多優質、安全的農產品以便捷的方式、通暢的渠道進入市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建設內容
(1)創建具有臨洮特色的公共品牌。注冊臨洮公共品牌,為我縣特色產品打造公共品牌,提升我縣農特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農特產品附加值,提升知名度,進一步健全完善網貨供應平臺。
(2)臨洮縣網貨產品供應鏈建設(Vi設計、標準化制定)。